2022年9月29日上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育创新与实践研究所马近远研究员应邀在广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做了题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范式变革”的学术讲座。讲座在文俊东楼503室高等教育研究办公室举行。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谢爱磊副教授主持了本次学术讲座,刘晖教授、马凤岐教授、程瑛副教授、黄宁宁博士出席了本次讲座,高教所所长汤晓蒙教授担任与谈人。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教育原理、教育管理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踊跃参与此次讲座。

马近远博士着重阐述了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她指出,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促使全球高校反思育人模式,年轻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可以轻装上阵,有望取得突破。
马近远博士采用案例和生活实验室研究方法探究中国新型研究型大学如何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她对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了详细说明,并指出南科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枢纽是学科融通的通专结合培养体系,例如“6+3+1”的本科招生模式,“1+3”&“2+2”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书院制学生管理和育人模式,致力于人才培养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分制以及“书院导师+学术导师”的双导师制等。
马近远博士着重介绍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在课程方面,学校提出“知识超市”概念,将课程模块化,分为知识地图、项目式学习、学习成果评价、预期学习成果、教学方法、模块学分等几个部分。在教学方面,采用多样化教学,邀请专家、企业家来讲课并录视频,视频内容可以循环使用,并及时更新。在学生方面,以学生为中心,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在课堂上也是学生提问题为主,缩短了老师讲课的时间。此外,她还对区域创新生态体系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做好课程设计等多个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讲解。
在讲座结束后,我院老师和学生针对讲座谈及的问题与马博士进行学术交流,与会师生纷纷表示从中收获良多,受益匪浅。马博士的讲座生动丰富,对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范式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次学术讲座开阔了在座师生的视野,也为我们研究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范式提供了良好思路。最后,汤晓蒙教授和谢爱磊副教授代表教育学院全体师生再次感谢马教授为大家做出如此精彩的学术讲座。

